一针一线绣乾坤,一词一曲颂传承
聚得百年精华在,融合科技代代存
2016 年和博物馆“大发展”这几年里的任何一年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新馆、新展览、新概念。中国的博物馆数量在过去一年里达到了4500 余座。
然而,笼罩在博物馆行业身边的迷雾,随着政府文化产业布局的清晰,变幻出各种模样。
经过300 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博物馆已经从一个以保存古代奇珍为己任的机构,发展成与科学技术进步密切相关的事物。尤其是近些年智能化概念的出现,使得智能技术的应用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智能化概念走进博物馆,使得博物馆管理、运营以及博物馆展览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聚音宝和苏州刺绣馆的完美结合,就是博物馆智能展览方式的展现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博物馆行业,在根本上离不开“以人为本”,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文物也好、藏品也好、标本也好,表面上看是物,但实际上都是人类社会每个阶段对自我和自然世界的认知及社会实践的成果,没有人就没有这一切。物只是一个载体,平常我们经常讲的“要做好一个展览、要讲好展品背后的故事”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每个故事的主角只能是人!
显而易见,作为人类遗产,所谓文物保护仅仅是手段,利用才是目的。而文物保护的终极形式不是物理形态的延续,而是一件器物内在的文化、艺术、科学价值为今人和社会所用,成为今天人类社会文明的一部分,被永久地传承下去。这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所讲的“世世代代永宝用”。
如何让物品所代表的的文化、艺术、科学价值让人们去熟知呢?现行比较常见的,都是各种文字图示及解说员讲解,可是硬邦邦的文字和日渐凸显的博物馆人才困局,让改变变的亟不可待起来。
这个时候,茂诚声学和苏州刺绣博物馆的合作,给全行业带来了一次科技和历史文化的奇妙冲击,通过一年多时间的验证,给所有博物馆行业摸索出了一条新路。
放下身段,走出深闺高阁,跟时下最ING 的科技相结合
年近百岁的苏州刺绣馆藏品纷纷走出深闺高阁,成了新一代“网红”:智能语音讲解、定向语音传播、红外WIFI 感应系统等等高科技让展品不再沉默,也给了游客更直观更优质的参观体验。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我们的合作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我们带来了另一种思路,或者可以说,是另一种方式
不用博学多才,依然可以熟知百物;
人群熙熙攘攘,依然可以保持清静;
尘封百年古物,依然可以开口说话。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如何激活博物馆文化资源,提升博物馆文化产品研发能力和水平,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博物馆文化产品优秀品牌,这正是摆在国内博物馆面前的课题,如何让博物馆的宝贝获得公众认可,如何让博物馆的理念让百姓熟悉。
这一切都在质问着博物馆人的内心——是墨守成规?还是勇敢创新?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茂诚声学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解决博物馆语音讲解需求及工作人员对各类设备的使用及管理的困难为出发点,力图提升博物馆体验的效果。
在博物馆技术产品开发这条道路上,我们除了要攻克技术难题外,尤为重要的是要注重客户体验。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聚音”苏州刺绣馆一周年,我们为博物馆行业带来了什么?]()
聚音宝是一款超指向型音箱,与普通音箱不同的是,聚音宝发射的是超声波而不是普通声波,利用超声波的指向性,聚音宝可以让声音像光束一样直线传播,又称“音频聚光灯”。
通过聚音宝,可以在不干扰旁人的情况下,实现单独语音解说,并且通过空外感应实现即走即停,极大的节约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聚音宝可以通过移动智能端一键更替调换音频,达到真正的智能解说!